世界觀是個很抽象的東西,大家常常把他放在嘴邊講來講去
政治人物也很愛用這個互罵,雖然他們的世界觀都是以愛不愛台灣來做標準…。

可能有很多人覺得世界觀是取決於一個人出國的次數多少、去過多少個國家
因為這樣可以代表他有沒有開到眼界,就像我以前對美國人也有這樣的觀念。有一半的美國人一輩子沒有出過一次國,就住在那種你電影裡面可以看到都是殺人魔的小村落裡,然後週末到教會裡面唱詩班,但是他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一點概念也沒有,也不太想去知道。因為他認為:美國什麼都有啊,要山有山、要海有海、要古蹟有古蹟、要遊樂園有遊樂園,當然,要槍有槍、要毒品有毒品摟。然後,這群對世界不太熟悉的一群人就投票影響美國來「參與」「引導」其他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的國內政治。

不過後來當我去過一些國家之後,也在那些國家碰到一些跟我們一樣的外國人,就發現事情好像不只「要出國」這三個字這麼簡單,「要出國」或者「多出國」,可能說你「開了眼界」,而不代表「你有了世界觀」。其實台灣人出國的比例還有次數並不會亞於美國人或者日本人,甚至還更多,但大部分的人出國就是SHOPPING,然後「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我還可以加兩句「好的壞的、都沒學到、除了照片、通通忘掉」。

所以,我認為世界觀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你要有冒險歷程,不管是真的走出去(走萬里路),還是用讀書的方式(讀萬卷書)來獲取新知,走出你家人或者自己給自己所劃的地界,往你所未知的方向去,一定會有你想像不到的收穫,也遠比你現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還有男女朋友有趣的多。聖奧古斯丁就說過:「人生就像一本書,不去旅行的話,只翻了其中一頁而已」。我在約旦讀書的時候有一些政大阿語系的同學,每天上完課就忙著躲在家裡上網、跟男朋友視迅聊天,這種就叫做「牛牽到北京還是一頭牛」,「宅男宅女到了約旦還是一樣宅」。獲取知識,也是一種增加世界觀的好方法,不讓「無知」影響了妳的視野寬度。舉個例子好了,我在大陸的時候,我有一些大陸朋友竟然問我:「你們小時候是不是很窮?是不是都啃樹皮?」這已經不是誇張的了,我馬來西亞華僑的朋友說她有一個大陸朋友竟然問他:「那你們現在還住在樹上嗎?」

第二是要有寬闊的心,要懂得學習別人好的一面。就如同前面說的,到了外國不代表你就比較有世界觀,你還要懂得欣賞別人好的地方,這樣不只你心情會很開闊,也會無形中檢視自己不足的地方。

我有一個同學,他家裡的工廠規模很大,在越南、泰國、大陸等地都有設廠,所以他這幾個地方都住過一段時間,有一次他回來我就問他:「越南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啊?」他就說:「沒有,落後死了」,再問:「那大陸有沒有什麼好的地方啊?」他說:「沒有,髒死了」,最後問:「那泰國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啊?」他說:「沒有,爛死了!」我問他:「那你覺得什麼好?」他就說:「阿扁好」….

姑且不管阿扁到底好不好,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眼裡看到的、腦袋想的價值觀就是「髒不髒」「有不有錢」「先進不先進」,那他的世界就只能保守地留在他的工廠還有他的阿扁裡面,這也難怪雖然他很有錢,不過我們很多同學都不太喜歡他,能躲他就躲他,因為雖然他很多時候都不是故意的,但他講話又愛批評、不懂的欣賞、而且常覺得自己比別人好的個性,沒幾個人受得了。
很多地方很多國家很貧窮落後沒錯、國家政府不開放封閉沒錯,但是除了這些之外,很多的風土民情、優美風景還有純樸的文化都是值得我們享受還有學習的。觀察別人,找出好的地方,不只開了你的視野,增加你的世界觀,心情一定也好更多,收穫是超過你想像的。

我這次去了約旦還有敘利亞,敘利亞在美國眼裡是個恐怖主義國家,是美國下一個要「教訓」的目標,聽起來很恐怖,但是實際上到了這個國家就會發現,他們的人民其實比約旦人還要熱情、還要純樸,每當我們問路的時候,他們就像不用上班的一樣帶著我們走到我們的目的地,不管是那個地方是五分鐘還是半小時路程,都很熱情,因為對他們來說,能碰到一個黃種的外國人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他們就想跟你做好朋友,或者表達他的善意。反觀約旦人,國家跟美國關係很好,所以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美國人爛美國人滾出去,但是每當白人出現的時候,他們又在那裡鞠躬哈腰,想盡辦法就要討好他們,要賺他們的錢,但一碰到我們亞洲人,他們就覺得亞洲人很窮、又落後,那種規格待遇就差了很多。其實,台灣人的經濟跟環境都比約旦好太多了,但就因為「無知」,所以他們同樣也失去很多交好朋友、增加世界觀的機會。

我的意思是,不管你是去接觸人的、或者被接觸的,都是伸展世界觀的機會,不要以為在台灣就沒有這樣的機會。而且,世界觀,不只是美國的世界觀,你身邊的外國人,不只是來教英文的或者夜店裡面的才叫外國人,只要能給你開視野、增加世界觀的人,不管是哪個顏色、哪個族群的人都是你的好管道。

其實講來講去可能有些人會問最基本的問題:那世界觀到底重不重要?其實從一個國家的世界觀就可以看出來!賺大錢,不只美國歐洲可以賺大錢,現在印度、中東、波斯灣地區都是處處有黃金的情況(更別提非洲處處有鑽石),但是就我到中東還有波斯灣地區的經驗來說,那裡的台灣人跟大陸人、韓國人比起來,根本是少之又少,百分之一可能都不到!連約旦都有中國城、路上的計程車都是韓國現代汽車。但為什麼那裡台灣人少呢?我個人認為因為我們政府對於某些地區的陌生與不了解間接造成了台商的信心問題,因為陌生而帶來不了解的世界觀,造成了國家政策時機的錯過,所以讓大家喪失賺大錢的機會,反而在加油站的時候都會氣的牙養癢的啦!!

世界觀其實就是一種價值觀,你沒有世界觀不代表你會死,因為大部分的人世界觀只是一種口號而已。你可能沒有世界觀還是會賺大錢、或者很有成就,但我相信你可能在老的時候會有一點點小遺憾,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你沒有機會看到接觸到、瞭解到。這是你的選擇、妳的機會。

我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有一個機會去以色列做志工兩個月,但是我那時因為擔心去太久,而且是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而害怕,我就問我哥他的意見,他就問我說:「那你留在台灣要幹嘛?」我就找了一堆理由:「我要去考駕照啊,我可以去補托福啊、參加夏令營啊,我很忙ㄟ」講的好像我是周杰倫一樣。我哥就說:「這些事情你寒假也可以做,很多時間都可以做,但是這個機會難得,你自己想一想,十年之後你再回頭看,你覺得什麼樣的決定不會後悔?」我做了那個決定,於是我現在在這裡跟妳們有一點東西可以分享,希望你們在碰到這樣機會的時候,也好好想一想我哥說的話,世界觀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生活的態度,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ing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